武汉市医疗资源丰富,拥有近7000家医疗卫生机构。近年来,各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在此想请问市卫健委,为推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,都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?
近年来,市卫生健康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强化协作,对医疗机构开展联合监管,实现医疗废物规范管理、全量收集、安全处置,筑牢全市公共卫生安全防线。
一是夯实基础,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标准化建设。明确医疗机构管理主体责任,全市80%的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废暂存间完成升级改造;在6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行医疗废物智能在线监管。
三是破解难点,确保小型医疗机构全覆盖采集。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未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的院内感染事件。
湖北日报:新的《武汉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》出台后,作为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,市城管执法委将如何配合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水平?
一是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调度质效。目前,我市已经形成6焚烧、7厨余、2协同、1应急生活垃圾处理格局,总处理能力达2万余吨/日,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,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。
二是提升建筑垃圾系统治理能力。加快完善建筑垃圾源头减量、中端收运、末端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,推进实施《武汉市建筑废弃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规划(2024-2035年)》,建成7座消纳场。做到建筑垃圾源头产量可查、中转运输可控、末端处置可溯。
极目新闻:请问武汉市在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,具体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,来促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?
工人日报:近年来,武汉积极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取得了哪些成效?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部门,围绕贯彻落实《武汉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》,未来有哪些部署安排?
目前,我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已提升至97.95%,产生强度从2020年0.31吨/万元下降至0.28吨/万元;农业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%,原生生活垃圾实现“零填埋”,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相较2020年增长7个百分点,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稳定保持100%。
下一步,将推动城管执法部门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,组织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及处置等设施。联合公安、城管执法、卫生健康、交通运输等部门,组织开展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执法行动,严厉打击非法转移、倾倒、处置固体废物等违法犯罪行为,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。